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一流的研究生育人体系,推进一流的研究生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研究,开发更多的研究生优质课程资源,根据《宁波大学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宁大政(2023) 52号)、《博彩导航-博彩平台网址大全
院级优秀研究生课程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机械院政〔2024〕19号)规定,现启动2024年博彩导航-博彩平台网址大全
级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坚持需求,着力解决研究生在文化素养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及受众面较广的专业课等优质课程资源紧缺等问题;坚持质量至上,按照“立项申报、建设实施、审核认定”基本程序,强化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和监控;支持各教师团队主动开发和积极应用优质课程,运用超星技术平台/智慧树/课程联盟/学堂在线等平台稳步推动线上课程。
二、课程申报类型及数量
院级优秀研究生课程包括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专业学位特色校企共建课程。本次优秀研究生课程拟立项2门。其中,混合式课程指供研究生在线完成课程学习等环节,教师自行安排答疑、研讨、考核等工作的课程。
三、课程要求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1.课程特色鲜明、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紧扣关键要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在研究生群体中适用推广;
2.课程教学思路清晰,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学、做结合,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形式表现课程内容,能为研究生提供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能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3.课程负责人或课程团队成员具有良好师德,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4.对于线上/混合式课程,有切实可行的课程设计开发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和任务分工,适合研究生线上学习。原则上立项建设一年内完成课程视频制作。视频可对标研究生慕课课程建设技术要求和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制作要求。具体见附件4。
(二)专业学位特色校企共建课程
1.教学团队建设:团队成员至少要有1名共建单位的人员参与,成员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需制定教学团队培养建设计划,内容应包括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的措施。聘请共建单位高水平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授课课时应不少于该门课程总课时的1/4;
2.制定课程教学标准:通过深入行业、企业(政府),参考共建单位岗位职责与要求,对应本课程与行业、企业(政府)及相应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并完善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
3.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企业、行业(政府)发展需求与技术更新,特别是根据具体岗位实际情况对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要求,在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下重构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应推进将共建单位优质案例等引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与社会需要的契合度。共建课程的教学素材有一定比例直接来源于共建单位;
4.共同制订教学文件:共建双方共同编写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促进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教学文件,强化教学文件内容的实用性;
5.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在共建双方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善已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企业允许公开的相关视频等;
6.共同进行考核评价:探索校企(政)双方共同参与的考核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切实加强考核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7.围绕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课程改革、建设方面的合作。
未经院级立项建设直接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研究生课程立项的,按院级标准进行配套资助。
四、工作程序
1.经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申报,学院对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由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经专家组评审立项建设的院级优秀研究生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负责制。院级优秀研究生课程将优先向更高级别研究生课程评选进行推荐。
2.立项课程建设周期共3年,学院资助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经费5万元/门,立项后拨付建设经费的70%,中期检查通过后拨付建设经费的30%。
五、材料报送
请各位老师于2024年8月31日前将课程立项建设申报书纸质1式2份(含签字)提交至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同时发送电子版至[email protected],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谢琳琳(联系电话:87609961,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
1.宁波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立项建设申报书
2.宁波大学专业学位特色校企共建课程立项建设申报书
3.宁波大学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4.博彩导航-博彩平台网址大全
院级优秀研究生课程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